7月21日,青岛市急救中心上演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空中救援。一架医疗直升机化身“空中ICU”,在复杂天气条件下,将一名74岁的危重患者从莱西市紧急转运至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部院区,仅用30分钟便完成了原本需120分钟的地面行程,为生命抢救赢得关键时间。
当日12时许,青岛市急救中心接到紧急求助:莱西市人民医院一名74岁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EF值仅20%,病情危重,需紧急转运至市立医院东部院区。浮山后急救站站长刘万来与航空医疗团队评估后认为,患者已出现严重心力衰竭,依赖气管插管呼吸机和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维持生命,属极高风险转运,“必须启动航空救援,每缩短一分钟,生存希望就多一分”。
此时,市立医院东部院区方向云层高度不足300米,能见度差,飞行条件恶劣。机组高机长与团队会商后决定:“按原计划起飞,若无法降落立即启动备降方案,由地面救护车接驳!”
13时02分,直升机准时降落在莱西市临时起降点。医疗团队迅速与地面救护车对接,“持续球囊反搏”“备好除颤电极贴”等专业指令交织,完成高效交接。在仅3平方米的机舱内,呼吸机、除颤监护仪、胸腔按压机等设备严阵以待,医护人员全程紧盯患者生命体征。
飞行途中,患者血氧饱和度骤降至75%。“调整呼吸机参数,吸入氧浓度增至90%!”刘万来果断下令,护士刘春蕾迅速操作。2分钟后,患者血氧回升至96%,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30分钟后,直升机穿过云层,稳稳降落在市立医院东部院区停机坪。等候多时的多学科团队立即接力,通过绿色通道将患者送入ICU。目前,患者正在进一步救治中。
据了解,青岛市急救中心已构建起覆盖胶东半岛的航空医疗救援网络,自开通以来成功转运救治68例急危重症患者,涵盖急性心肌梗死、多发伤、新生儿等多个类型。这支“空中120”队伍以专业与速度践行使命,为岛城百姓织密生命守护网。
(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 通讯员 王衍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