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徐浩煊 阆中融媒 侯凯然
“咚,咚,咚……”
9月3日8时30分,四川省阆中中学,肃穆的钟声响起,放置在学校广场的“醒世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再次敲响。
阆中中学“醒世钟”敲钟。徐浩煊 摄
当日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集中观看现场。张晓东 摄
校园内的“醒世钟”再次响起。“名为钟,实乃弹壳,此为日寇辱我中华之铁证。”学校教师唐蜜向同学们介绍,“醒世钟”实为一座“炮弹钟”,由日军第3次轰炸阆中时,掷于阆中古城西门外未爆的“哑炮”制作而成。
据《阆中县志》记载:民国30年(1941年7—8月),日军飞机曾4次空袭川北重镇阆中,共计投下430余枚炸弹,毁坏房舍1132间,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损失。
据了解,阆中中学这枚“哑炮”20世纪70年代被发现。在拆弹专家的帮助下,弹壳被横向锯成三节,改制成三口“校钟”,放置在阆中中学、水观中学、阆中市博物馆三地。阆中中学还修建“国基广场”,为这枚“炸弹钟”立碑纪事。
“敲击‘醒世钟’时发出的声音,曾是我们学校上下学的时间信号,它一直警示着大家勿忘国耻、报效祖国。”唐蜜说。
聆听钟声的敲响,百余名学子“勿忘国耻,勇担使命”的誓言在校园响起。
“先辈的牺牲换来今日和平,我们才得以在阳光下安心求学。震撼与自豪之余,更感责任在肩,我们要铭记历史、自强不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高一2班学生张艺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