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文章网 手机版

平利县兴隆镇:从“棒棒桥”到“连心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8 21:45:00    

【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以前去河对岸种庄稼,全指望那几根树棒拼成的‘棒棒桥’!”平利县兴隆镇汝河村村民周大银站在新建成的便民桥头,声音带着往昔的沉重,“踩上去有些晃动,尤其雨天,水急木头滑,心都提到嗓子眼,肩上挑着担子,真怕一脚踩空人粮两失!”

如今,周大银脚下的“鲤鱼庙连心桥”彻底结束了这份多年的惊惶。这座由西安交通大学“心桥无止”公益团队师生倾力设计建造的便民桥,如同山涧里一片舒展开来的碧绿茶叶,轻盈跨越河面,稳稳连接起被河水割裂的土地与生活。桥名源于当地“鲤鱼庙”这个小地名,“连心”是因其承载着村民对西交大帮扶的朴素感激——它一举解决了周边20余户村民长年涉水劳作的艰辛与隐患。

西交大的帮扶,远不止于这一座桥。在“连心桥”畔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心桥无止”团队协调学校艺术力量,将原本灰暗的墙面绘上了充满希望的乡村新画卷。团队更积极奔走,筹集10万元善款,修复汝河村被暴雨损毁的崎岖道路,筑起坚固护河堤,为家园再添一道安全屏障。

“连心桥”与道路修缮,是西交大近年来扎实推进校地结对帮扶、深耕汝河村的一个缩影。学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0余万元,在山水间先后架起三座便民桥,打通了村民致富的“任督二脉”;扶持建成30亩现代化蔬菜大棚,绿意盎然的蔬果成为增收“金钥匙”;捐赠的办公设备、医疗物资和图书价值20余万元,悄然提升着乡村的“软实力”。

西交大更发挥人才与市场资源优势,精准对接,化身农产品“金牌推销员”。师生们利用电商平台,对接商超,成功帮助26户村民售出茶叶、生姜、土蜂蜜等特产超10万元,户均增收3000余元,让山野珍品走出深闺,让村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夕阳为崭新的“鲤鱼庙连心桥”镀上温暖的金辉,周大银站在桥上,望向对岸自家那片曾需涉险耕耘的田地,眼神安稳而充满盼头。那座曾令人苦恼的“棒棒桥”,已沉入记忆的河床;取而代之的,是西交大师生的智慧与汗水浇铸的“连心桥”。它不仅是横跨汝河的通道,更是知识反哺乡土、校地携手发展、大学情怀连接百姓心灵的生动注脚。(记者 奚钦 通讯员 张瑞)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