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太原日报】
35天完成25万立方米出土、35天冲出“正负零”、60天完成主体结构封顶,日均绑扎150吨钢筋、浇筑700立方米混凝土……科技赋能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山西枢纽(太原)项目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5月10日,从项目现场传来好消息,随着项目数据中心D2主体结构封顶,科研楼及数据中心D1也进入主体结构封顶冲刺阶段。
据介绍,该项目深度应用智慧工地管控平台,让工程建设更加安全高效。比如安全巡查人员通过手机端及时将安全隐患问题拍照上传到智慧工地管控平台,系统会自动推送给相关人员要求整改,并追踪落实情况,形成隐患整改闭环。智慧工地管控平台还建设了高支模检测及基坑检测系统,应用自动化监测技术,实现对基坑水平位移、变形、沉降等数据的实时监测、超限预警、危险报警,并进行秒级响应,及时将现场作业情况告知监控人员,有效降低重大安全风险。
项目建设方山西省安装集团依托智慧工地管控平台实施数字化“行为安全之星表彰卡”奖励机制,通过线上积分,对安全管理行为进行奖励,对积分末位人员开展安全行为、应急措施“回炉”培训,累计发放安全奖励508次,切实增强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在实践中培育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学习安全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懂得自我保护、保证个人行为安全的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
在质量把控中,智慧工地管控平台可实现关键节点施工可视化技术交底,确保每位作业人员能按照工艺标准准确施工。施工过程中,平台实时监控质量检查数据,与设计参数自动比对分析,发现偏差即时预警,同步通知质量员,追踪整改落实情况。
在管理层面,智慧工地管控平台发挥着“数字指挥官”关键作用。每个施工节点都设置了进度预警机制,一旦出现滞后,系统就会提醒。通过移动终端,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掌握各作业面的施工进度,及时督促作业人员调整施工进度,从而确保项目整体进度。此外,智慧工地管控平台采用车牌识别和红外防作弊技术,实现物料称重自动化。基于物资进场和使用数据的智能分析,可提前预警物料短缺的风险,有效保障项目各节点目标的顺利实现。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