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文章网 手机版

悦·遵义|金曲唤醒老厂房,山歌点燃避暑夜——听“遵义好声音”如何唱响文旅经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3 19:53:00    



《红玫瑰》的旋律漫过1964文创园的红砖厂房,杨成莎手中的芒果冰沙供不应求;《反排木鼓舞》的鼓点震响桐梓九坝山堡,重庆游客挤爆了罗小芳的卤鸭摊;《云宫迅音》在绥阳双河洞的穹窿下回荡,直播间点赞瞬间破万……2025年的遵义,正经历一场由“声音”引发的文旅蝶变。

以“悦·遵义”为统一IP,遵义市将文化、旅游、体育深度交融,让动人的旋律成为激活消费、引客入遵的“魔法棒”。从怀旧金曲到山野欢歌,从草根舞台到溶洞天籁,一曲曲“遵义好声音”,正转化为看得见的人气、摸得着的收益和感受得到的城市活力。

声波悦耳——穿越时空的“遵义好声音”

金曲怀旧抚人心,草根绽放生活美,潮流共振引共鸣——声音,是遵义最动人的情感纽带。

声音,是“悦·遵义”IP最直接的感官触点,也是最动人的情感纽带。今年以来,遵义精心策划的一系列音乐活动,让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好声音在城市与山野间流淌,唤醒共鸣,抚慰心灵。

6月底,新蒲新区芳华里3536文创园,“听见遵义·音你新动”怀旧专场音乐会现场,《花房姑娘》的前奏一响,台下瞬间沸腾。《阿楚姑娘》的婉转、《爱的初体验》的青涩、《红日》的激昂、《潇洒走一回》的豪迈……二十余首时代金曲轮番上演。

最动人的一幕,是平均65岁的叔叔阿姨们精神抖擞登台,《山楂树》、《外婆的澎湖湾》、《青花瓷》从他们饱含岁月沉淀的嗓音中流淌而出,瞬间将全场拉回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舞台上下,合唱声浪此起彼伏,整个工业遗存空间变身巨型“时光KTV”。

而在绥阳县双核溶洞,经典国漫《宝莲灯》主题曲《想你的365天》、游戏“黑神话:悟空”插曲《云宫迅音》在亿万年形成的天然回音壁中激荡,空灵悠远的回声叠加电子摇滚的澎湃,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地心交响”,让观众直呼“仿佛置身奇幻仙境”!

每个周五的晚上,播州区南白公园的草地上,“悦听遵义·播州民星汇”是真正属于百姓的星光大道。这里没有专业门槛,只有热爱与真诚。

暖黄灯光笼罩简易舞台,9岁孩童的童声稚嫩清澈,退休教师的歌声浑厚悠扬,年轻上班族抱着吉他弹唱《鼓楼》、《喜欢你》。当《孤勇者》的旋律响起,不同年龄层的观众挥舞荧光棒齐声合唱。音乐在这里,是疲惫生活的解药,是情感联结的纽带,更是普通人绽放光彩的舞台。

播州“民星汇”打破年龄、职业、专业界限,构建起“全民参与”模式。自启动以来,已有40余名市民登上舞台展现才艺,参与者年龄跨度从8岁小朋友到60岁老人,涵盖社会音乐爱好者、教师、学生、退休人员以及社会艺术团体等众多群体。

“我们秉持‘百姓舞台・民星绽放’的亲民定位,搭建零门槛、接地气、高品质的群众文化展示平台。通过‘想唱就唱’的开放式报名,形成‘全民共创共享’的文化传播链,实现舞台与百姓零距离、文化与生活零距离、线上与线下零距离,为群众构建沉浸式文化体验。”播州区文旅局副局长刘松表示。

声波悦购——音符跳动的“消费密码”

音符激活夜经济,旋律撬动乡土情,场景催生消费欲——声音,是遵义最灵动的消费密码。

美妙的旋律不仅是听觉享受,更是撬动消费的“流量密码”和“催化剂”。遵义的文旅音乐活动,巧妙地将“声音”嵌入消费场景,形成“听见即消费”的良性循环。

在汇川1964文创园,杨成莎的冰沙摊是音乐经济的生动注脚。“有音乐会的周六,营业额能从两三百元跳到五百甚至七百元!”她麻利地调制冰沙,向好奇的游客热情推荐。

“听着歌吃冰沙,这才是夏夜的正确打开方式!”舞台灯光亮起,音符流淌,带动的是整个园区的消费脉搏。特色餐厅、精酿酒吧、创意市集人头攒动,“演出+夜游+夜购”的闭环让遵义的夜晚真正“亮”起来、“热”起来。活动招商文案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价值,直言这是“企业品牌曝光、商家拓展市场的黄金舞台”。

7月4日晚,以“贵州‘村’字头大联欢”为主题的桐梓“村晚”夏季大联欢暨避暑康养季在九坝山堡开启。此次“村晚”将持续至8月底,为观众带来一场融合多元文化、充满乡土风情的夏日狂欢。最新的一期“村晚”定格于7月11日,来自四川、云南及贵州省内各地的文艺团体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山歌专场表演。

桐梓“村晚”的舞台下,消费同样火热。主会场旁的农产品展销区,九坝土鸡、新鲜牛肉、山野蜂蜜等特色农产品被游客争相抢购。“‘

村晚’一开演,我们的肉牛‘身价’都跟着涨了,重庆客人特别认这个!”摊主笑得合不拢嘴。

非遗体验区里,苗族蜡染艺人李莉带来的服饰和手工艺品吸引众多目光:“‘村晚’人气旺!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人爱上苗族文化。”“村晚”将文化展演、农产品销售、非遗体验、特色美食无缝串联,成为拉动乡村消费的强劲引擎。

在新蒲芳华里3536文创园,夜晚的后备箱市集在怀旧金曲的伴奏下成为消费新热点。一辆辆敞开的汽车后备箱化身创意店铺,手作饰品、复古玩具、创意潮玩琳琅满目,咖啡和甜点的香气在夜风中飘散。“沉浸式怀旧”的氛围极大地激发了游客的体验和购买欲,每到周末,家庭结伴体验互动项目,年轻人穿梭市集拍照打卡,多元业态融合时尚创意,将文化记忆直接转化为消费动能。

“‘悦听遵义’的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声波经济的巨大潜能。它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了‘声音-场景-情感-消费’的深度链接闭环。当人们在音乐中获得愉悦(悦耳)、在独特场景中感到舒适(悦心)、在互动分享中收获满足(悦情),为这份‘愉悦感’付费就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价值交换。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可以将无形的文化魅力(声音)转化为有形的经济价值(消费),为文旅体融合促进消费升级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遵义样本’。”长期关注遵义经济发展的重庆工商大学高教研究所副所长王洪表示。

声波悦游——旋律牵引的“客流磁石”

品牌活动成磁石,常态舞台聚人气,“村晚”锁定避暑客——声音,是遵义最强劲的引流引擎。

“悦·遵义”的音乐IP,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沉浸式的体验,成为吸引八方游客的强力“磁石”,有效放大了遵义的文旅吸引力。

今年“五一”期间,绥阳举办的洞听天籁漫游地心”溶洞音乐周,成为贵州首个以溶洞为主题的大型音乐文旅IP。活动以世界级溶洞奇观为背景,融合交响、国漫、杂技、诗画等多元艺术形式,并通过线上直播互动,打造了一场现象级的“视听奇旅”。

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爱好者、旅游达人、媒体记者齐聚双河洞,社交媒体上“在‘地下银河’听《月光》,像置身秦时明月仙境!”等赞叹不绝于耳。更重要的是,活动联动龙宫、织金洞等省内七大A级溶洞景区,以“声波”为链,首次串联起横跨千里的“地下交响”,极大提升了贵州溶洞旅游的整体吸引力和关注度,让更多人“跟着音乐游贵州”。

而播州“民星汇”虽立足本地,但其“一周一唱”、“周周有惊喜”的常态化模式,营造了独特的城市文艺氛围,也吸引了外地游客专程体验。7月11日晚,第八场“民星汇”如期举行,十二首歌,仿佛就藏着十二个故事,牵荡着人们的心弦。贵阳游客王朴说:“没想到播州的夜晚如此浪漫,音乐让这座城市多了一份文艺气质。”

这种“小而美”、“接地气”的常态化活动,成为展示城市温度、吸引过夜游客的软实力。汇川“星期六音乐汇”同样如此,它不仅是市民的周末期待,更成为文旅推介的窗口。成都游客张勇在融入音乐汇的人潮后感慨:“遵义风景美,人热情,音乐更让夜晚难忘。”

桐梓“村晚”夏季大联欢,更是精准对接了庞大的川渝避暑市场。当重庆开启酷暑模式,数万“候鸟”早已如约抵达桐梓九坝。“回头客”占比高达70%以上。已在九坝镇度过五个夏天的重庆老人牟伯光说“以前只当这里是避暑地,如今觉得像半个家。”

桐梓“村晚”以其热烈、包容、充满地域特色的文化氛围,成为避暑季的核心吸引力,将“候鸟”转化为深度体验者、口碑传播者甚至“新居民”。2024年夏季166场“村晚”、70万人次现场参与、5600万的网络热度,正是“客主一家亲”和强大引流能力的最佳证明。

今年夏天,桐梓则以“康养旅居·清凉桐梓”为主题,精心打造一系列康养旅居产品,推出系列活动。同时,还创新推出“村晚+旅游”“村晚+农业”“村晚+非遗”等模式,让“村晚”与更多产业融合,让游客近距离感受桐梓的魅力。


记者:庞飞

编辑:邓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