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评论员 朱文龙
都2025年了,还有人在长城上乱刻乱画!
近日,有游客注意到,北京八达岭长城检票口上方电子屏幕上,滚动公示着5名在长城乱刻乱画游客的相关信息。8月11日,延庆区长城管理处工作人员表示,对游客在长城刻画的违法行为进行公示,已经实施多时。对于那些情节严重涉及违法的游客,景区还会考虑将其纳入黑名单。
对于八达岭长城景区公开曝光不文明游客相关信息的做法,很多网民送上了掌声。也有人认为这些游客已经受到了惩罚,景区再曝光他们,未免有些太“较真”。
保护文物,就该这么刚。对于在长城上乱刻乱画这种损害文物的行为,必须较真!
在长城上乱刻乱画,不但是缺乏公德的表现,而且涉嫌破坏文物,有可能违法甚至犯罪。《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规定,“刻划、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的”,可以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长城景区面积广阔,游客数量多,乱刻乱画又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很难靠现场监督纠治。这就要求,一旦发现类似行为,必须从严惩治,否则无法产生有效震慑。八达岭长城景区公开曝光不文明游客,无疑大大提升了处罚的震慑力度。而且,景区只是曝光了游客的性别、籍贯、违法时间及处罚标准,并没有曝光其全名,并不涉及泄露游客隐私的问题。
今年5月,游客张某某、孙某某在八达岭长城违法刻划。由于发现时两人已经离开北京回到上海,景区随即报警。北京警方联动上海警方跨地域办案,依法对两人作出行政拘留5日罚款200元的处罚。这表明,在保护长城上“较真”已经成为了景区和警方的共识。
在文物上乱刻乱画的不文明行为,不只存在于八达岭长城景区。今年五一假期,南京明孝陵景区的石兽骆驼,就被人在臀部写下“到此一游”,还留下了日期和模糊的名字,引发广泛关注。
整治乱刻乱画乱象,八达岭长城景区和北京警方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保护文物,各方都要拿出“较真”的态度。警方需严格执法,筑牢执法防线。利用高清抓拍、人脸识别等技术,创新取证手段,提升执法覆盖面。景区也可以通过曝光不文明行为、建立游客黑名单等,让不文明游客付出相应代价。唯有如此,才能让游客心生敬畏,不敢把文物当成乱涂乱画的“留言板”。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