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文章网 手机版

展城融合,开放长沙再扩“朋友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07:32:00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贾凯清

“这场盛会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前沿工程机械,实在是太震撼了,这次观展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长沙!”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现场,来自俄罗斯的留学生埃卡特琳娜赞叹道。

5月18日,为期四天的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正式落下帷幕。整场展会汇聚全球1806家参展企业,吸引了来自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超35万人次,成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盛会之一。

从长沙,向世界。透过这场国际“机甲盛宴”,我们得以窥见长沙正通过“展城融合”,为城市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双向奔赴,全球客商引进来

1806家中外企业齐聚、35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企业携尖端设备登场、5000名国际买家组团采购洽谈……作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风向标”,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不仅搭建起了一座跨越国界、联结全球的坚实合作桥梁,更为全球各地机械精英打造了一个深度融合的“超级磁场”。

展会期间,除了卡特彼勒、日立建机、沃尔沃等连续多届参展的行业巨头再次闪耀登场,更有宝马格、曼尼通、欧历胜、斯凯杰科4家全球工程机械50强品牌首次加入,为展会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第二次参加长沙工程机械展,参展的设备越来越先进,我们对于采购产品的质量、服务也越来越放心。”马来西亚吊秤车同业公会主席雷志方在展会现场表示,通过一次次接触和了解,他们对中国工程机械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本届展会国际买家数量超过5000人次,中非合作、中俄技术对接、中马签订工程机械标准准入协议实现“互认互通”等成为展会期间最热门的话题。

印度、俄罗斯、东南亚、拉美等国的采购团也在国际恳谈会上大展身手,与600多位参展企业达成配对,长沙6家主机企业签下130多亿配套件采购单。此外,众多中外企业也在交流中达成技术合作意向,为“中国智造”与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按下了“加速键”。

“湖南工程机械产业的创新实力令人惊叹,我们期待在装备研发、施工建设等领域与中方深化合作。”喀麦隆驻华大使马丁·姆巴纳在参观展会后,由衷地表示。

生态联动,长沙“名片”走出去

展会搭台,产业唱戏,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同样是一次展城融合的成功实践。

“长沙的朋友很友善,城市风景也很美,是一座很棒的城市!”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游客奥塔贝克向记者分享了自己在长沙几天的感受。在这里,他不仅被全球最大吨位40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全球首台全电无人概念挖掘机所震撼,还深深地感受到了长沙的城市魅力。

“产业+消费”协同共生,让参展者从工业展台无缝切换到“城市客厅”。在本届展会现场,以“机械美学+城市文化”为主题的美食文化体验区人气十足。臭豆腐、酱板鸭、茶颜悦色等一张张长沙“名片”汇聚一堂,让国内外游客在感受“大国重器”之余,沉浸式体验星城烟火气。

展会期间,13条“展会+企业”看长沙工业线路接连推出,发布25条湖南知名景区景点线路。吸引了近2万个家庭集体观展,60位行业网红、大咖参与打卡推介。在橘子洲等景区,来自印度、东南亚等地的400多名国际采购商组团畅游,带动文旅等各类消费超2亿元,构建起“观展—观光—消费”的闭环生态。

在一次次跨越万里的传播、一声声不同语言的赞叹下,长沙“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名片正越擦越亮。

以展兴城,发挥展会长期效应

展会的价值不止于四天的聚光灯,更在于为城市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2024年,长沙市共举办展览活动265个,观众人数597.97万人次;举办会议活动2.3万个,参会人数333.4万人。从产业贡献看,会展产业总收入657.22亿元,展会现场批发零售金额72.9亿元。会展经济正成为重要动力引擎,赋能城市发展。

第四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览会首次设立“新技术新产品发布专区”,1500项全球首发技术集中亮相,涵盖 AI、5G、数字孪生等前沿领域。三一E-MOVE纯电无人挖掘机等创新成果,正推动长沙从“制造”向“智造”跨越。这场展会,既是全球产业生态的“枢纽站”,更是长沙建设“全球智造高地”的“推进器”。

当最后一台设备撤展,湘江之畔的“机甲盛宴”已化作城市发展的新起点。从产业枢纽到文化窗口、从会展经济到长效发展,长沙以“展城融合”为笔,在工程机械的钢铁骨架上,绘就了一幅产城共兴、开放创新的时代画卷。

这座“世界工程机械之都”,正带着全球合作的累累硕果,助力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从“跟跑者”到“并跑者”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