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大胤,山河表里。
巍巍宫阙矗立于龙首原之巅,俯视着八水环绕、万坊棋布的神都城。这里是天下的心脏,权力的巅峰。三重汉白玉台基之上,紫宸殿的金顶在旭日下折射出令人不敢逼视的璀璨光芒,如同苍天垂落的冠冕。飞檐斗拱,脊兽森严,蟠龙金柱撑起这象征无上权威的穹窿。殿内,金砖墁地,光可鉴人,玄色蟠龙承尘低垂,九龙御座高踞丹陛,每一道线条都诉说着不容置疑的威仪与深不可测的孤寒。年轻的帝王萧彻,便在这辉煌的孤寂中,以朱砂御笔,勾勒着万里疆域的兴衰,也决定着兆亿生民的悲欢。
帝国承平已近百年,太祖马上得天下,太宗文治定乾坤,至先帝仁宗,与民休养,号称盛世。然积弊如暗流,在锦绣华章之下悄然涌动。
庙堂之上,云谲波诡。
三省六部,九卿五监,机构庞杂如精密却日渐锈蚀的巨轮。朝堂衮衮诸公,紫袍玉带,冠冕堂皇。以宰相林惟中为首的门阀世家,根系深植,子弟遍布朝野州县,诗礼传家,清誉卓著,却也难免尾大不掉、结党自固之嫌。寒门新贵则如雨后春笋,凭科举或军功跻身要津,锐意进取,却也根基浅薄,常为清流所轻。新旧之间,明争暗斗,如冰炭同炉。皇帝萧彻,承袭大统不过三年,正值锐气勃发之年,深谙制衡之术,常于不动声色间翻云覆雨,以权柄为饵,引群臣相争,坐收渔利。朝议煌煌,奏对侃侃,仁义道德文章锦绣,然字里行间,刀光剑影暗藏。
四境之野,烽燧相连。
北疆,浩瀚无垠。长城如巨龙蜿蜒于崇山峻岭、戈壁荒原,是帝国赖以安眠的屏障,亦是无数骸骨堆砌的界碑。长城之外,北狄诸部如狼群蛰伏于苦寒朔漠之中。王帐金狼旗所向,控弦之士数十万,铁骑如风,来去无影。近年天灾频仍,草场凋敝,狄人叩关劫掠愈发频繁凶悍。幽、并、凉三州,首当其冲,烽火常年不息。戍边将士浴血苦战,甲胄凝霜,刀口卷刃,枕戈待旦,然军饷转运艰难,粮秣时有不济,边关怨气与寒霜一同凝结。更有流民失所,背井离乡,于寒风中瑟缩于关隘之下,哭声与刁斗声交织,谱写着盛世边缘的悲歌。
南疆烟瘴之地,蛮族依仗地利,时降时叛。东海波涛之中,倭寇海匪如附骨之疽,劫掠商船,滋扰海疆。西陲吐蕃,虽称臣纳贡,然雄踞高原,鹰视眈眈。看似广袤无垠的帝国版图,实则处处绷紧着弦,稍有不慎,便是星火燎原。
神都内外,朱门蓬户。
神都城郭,周长八十里,人口百万,冠绝当世。朱雀天街,宽逾百步,可容九车并驰,两侧槐柳成荫,商铺林立,酒旗招展,胡商蕃客络绎不绝。西市胡姬当垆,东市奇珍罗列,波斯琉璃、大食香料、南海珍珠、蜀锦吴绫,汇聚天下奇珍。平康坊夜夜笙歌,丝竹管弦,脂粉飘香,是销金窟,亦是温柔冢。
然一墙之隔,陋巷深处,却是另一番景象。漕渠之畔,窝棚如蚁穴,污水横流。贫者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卖儿鬻女之事时有耳闻。高门贵戚,钟鸣鼎食,一席之费可抵中人之产;寒门士子,悬梁刺股,十年寒窗只求鲤鱼跃门。繁华与衰败,奢靡与困顿,在这座煌煌巨城之中,如同光与影般共生交织,构成一幅巨大而撕裂的浮世绘。
礼法之下,红颜何寄?
儒家礼法,纲常名教,如无形巨网,笼罩四野。男尊女卑,三从四德,是镌刻于金石之上的训诫。女子之途,闺阁方寸之地。贵族仕女,自幼习女诫、练女红、修容止,一言一行皆被礼法规训,所求者,不过觅得门当户对之良人,相夫教子,光耀门楣。入宫侍君,常被视为家族无上荣光,然深宫似海,步步惊心。三千佳丽争一宠,红颜未老恩先断,枯骨埋于深井者,史不绝书。纵有才情万丈,志向凌云,亦难逃被观赏、被安排、被禁锢的命运。那宫墙之内,金碧辉煌的牢笼,锁住了多少鲜活的灵魂与无声的叹息。
林府有女,名照雪。
便是在这煌煌大胤的锦绣山河与沉重枷锁之下,在神都城宰相府邸的深深庭院之中,林惟中最为宠爱的**,如同一株不驯的异卉,悄然绽放。她习剑术于庭前,舞姿矫若游龙;她精女红于绣阁,针下花鸟欲活。她向往着父亲书房里那些描绘着江湖快意、塞外长风的传奇话本,梦想着鲜衣怒马,仗剑天涯,邂逅一段属于自己的儿女情长。她身上流淌着世家贵女的血液,灵魂深处却燃烧着不甘被囚的野火。
她尚不知晓,那九重宫阙深处投来的一道目光,那卷象征着无上“荣宠”的金绫圣旨,即将如天外陨星,轰然砸碎她所有关于自由与江湖的绮梦,也将她与整个林氏家族,一同卷入帝国权力漩涡的最深处。
山雨欲来风满楼。帝国的盛世华袍之下,暗流汹涌,危机四伏。大胤王朝的巨轮,正行驶在历史的湍流之上,而林照雪命运的轨迹,也将在这宏大的背景下,被彻底改写。
女将传奇林照雪林惟中-小说txt全文阅读 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