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此地,再生长·青年设计嘉年华”活动在大良新滘美岸公园举行,以创意设计展览、造物市集、“非遗”新生、艺术共创为媒介,多维度展现青年设计在大良城市更新与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价值,推动青年设计人才进社区实施创变行动,为“百千万工程”注入青春设计力量。
随着嘉宾摇响彩色风铃,青年设计师进社区——大良街道在地美学营造项目正式启动。今年,大良团工委围绕“空间活化”“文化破圈”“社区共建”三大方向,引导青年设计师扎根社区,用设计语言讲好大良故事。其中,升平社区与顺德区室内设计师协会达成合作,计划将一处闲置物业活化改造为公益杂货店,打造青年参与、旧物循环、公益创新融合的社区空间样本。
青年设计师进社区——大良街道在地美学营造项目正式启动。
活动同步成立“百千万工程”合作设计师库,20个本土设计案例创意参展,首批青年设计师携作品故事亮相,让居民直观感受大良青年设计魅力。新滘社区党委副书记林剑章,佛山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老师王蕾,广东工业大学设计学专业在读硕士、鱼壶转“非遗”设计工作室创始人孙东欣分别分享自建房风貌提升、青年参与社区设计、“非遗”文化再生等实践案例,为社区设计提供多维思路。
现场分享。
随后,大良“百千万工程”指挥办联合青年设计师发布特色文创及漫游地图指南,以地图打卡形式引导青年探索大良新落成项目设计美学,助力城市文化传播。同步开启的青年造物市集热闹非凡,14名创业青年通过原创设计、“非遗”创新、可持续手作等作品,展现青年设计与城市文化的碰撞融合。
活动进一步联动青年主理人、青年小店及户外运动商家,开展“非遗”新生工坊、陶土手作、儿童艺创、迪卡侬运动闯关等跨界活动,将年轻力量转化为美岸公园的常驻流量,实现设计活力与社区场景的深度链接。
青年造物市集热闹非凡。
近年来,大良依托文商旅经济优势,以青年设计为核心引擎,加速“百千万工程”落地:青年设计师激活新滘五组自建房片区成为城乡风貌新范本;为清晖园、双皮奶、大良鱼灯等IP赋予文化新符号,带动消费场景与人文氛围双升级。这些成果印证了青年设计在城市更新中的核心价值。
大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共青团大良街道工作委员会书记胡钊雄表示,未来,大良团工委将持续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支持青年创意落地,打造更多“设计+文化+社区”融合样本,让青春力量在大良城市建设中绽放光彩。
文/顺德融媒记者莫胜娜
图/大良团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