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下的招聘公告栏前,几个年轻的求职者停下脚步,指着一行薪资数字低声议论:“本科2700?研究生3000?这数字……”旁边有人掏出手机拍照,消息迅速在本地求职群炸开了锅。
这张引发波澜的公告,正是海口市龙华区发改委8月11日贴出的2025年临时聘用人员招聘启事。白纸黑字写着:大学本科月薪2700元,研究生月薪3000元——而关键备注“含个人缴纳五险一金”意味着,实际到手可能更低。
“临时工和正式编制,待遇能一样吗?”面对汹涌的质疑,8月18日,龙华区发改委工作人员给出了明确解释。他强调,该薪资严格依据岗位需求和当地临时聘用人员的统一标准制定。“到手工资还得扣掉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而且这个数基本是钉死的,不会年年涨。”
不过,岗位并非毫无吸引力。该工作人员补充道,临时聘用人员同样享有五险一金及公告中承诺的补贴,年度考核合格还能拿到年终奖。“考核不会故意刁难,愿意干下去可以长期留用。”但他话锋一转,戳破了许多人的期待:“想进编制?必须通过事业单位统一考试,这是硬门槛。”
这并非孤例。记者翻查海口龙华区政府官网发现,区水务局、区资金与资产服务中心近期发布的临时聘用人员招聘公告中,学历与薪资的绑定完全一致:本科2700元/月,研究生3000元/月。几张并排的公告截图在社交平台流传,相同的数字反复刺激着公众神经。
当“学历溢价”撞上“临时工”身份,这场围绕三千元月薪的争论,映照出基层就业市场最真实的棱角。编制内外的那条线,终究划开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