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不好了!我的舌头长毛了,还是黑色的!”今年刚毕业的小李(化名)情绪十分激动,来到医院就诊。随后,他便被确诊为“黑毛舌”,顾名思义,也就是舌头上长了黑色的绒毛。
原来,小李不久前和老同学约着打篮球,一不小心伤到了关节,还不幸患上了化脓性关节炎。他来到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边振宇的门诊,由于关节腔的穿刺引流脓液中培养发现了耐药金葡菌,小李不得不接受抗感染治疗。
感染科朱婧副主任医师会诊后根据药敏选择了利奈唑胺这个药物抗感染治疗。经过对症治疗,小李病情明显好转。朱婧嘱咐他,出院后仍要继续口服一段时间的利奈唑胺片剂,确保疗效。可是两周后,小李突然感觉口干舌燥,舌头上有种说不出的异物感。几天后,他照镜子时,竟然发现自己的舌面竟变成了诡异的黑褐色,还覆盖着一层毛茸茸的东西。
小李以为自己中毒了,焦虑地来到朱婧的专家门诊,经过医生仔细查看后,他得知了真相。朱婧表示,舌头发黑甚至长出一层“黑毛”,医学上,这种现象称为黑毛舌(Black Hairy Tongue, BHT)。这不是中毒,也不是癌症信号,而是一种罕见却基本无害的药物反应。小李的黑毛舌,正是吃了抗生素的结果。科学的解释总算是消除了他的恐慌。
朱婧说道,黑毛舌是一种舌部外观异常的良性病变。它主要表现为舌背颜色改变:常见为棕黑色、深褐色或黑色,少数呈黄色。舌面覆盖的丝状乳头过度伸长、肥大,形成“毛发状”外观。部位常常长在舌背中后部为主,约30%患者出现:舌部异物感、口干;味觉减退或异常;恶心、口臭。
会出现黑毛舌的药物有不少。长期使用(两周以上)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类、青霉素头孢类、恶唑烷酮类等,是常见诱因;含氧化物的局部制剂,像过氧化氢溶液、过硼酸钠、高锰酸钾漱口液等,长期使用会刺激舌乳头或导致染色,过度使用还会损伤舌黏膜;部分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精神神经类药物,如氯丙嗪、阿米替林,其口干副作用会促进菌群失调;免疫抑制剂环孢素、他克莫司会抑制免疫反应,使口腔易感染真菌;长期使用含铋制剂(如枸橼酸铋钾)可能因金属离子沉积着色,部分化疗药物(如甲氨蝶呤)可导致黏膜炎和菌群紊乱,这些药物都可能引发黑毛舌。
若出现黑毛舌,可先进行无须停药的温和处理,比如用软毛牙刷或刮舌器轻柔清理舌背,每日 2 次;局部涂抹 40%尿素溶液、水杨酸或维 A 酸制剂促进角质脱落;多咀嚼苹果、胡萝卜等坚硬食物增加机械摩擦。若没有明显症状,加强口腔清洁后继续用药即可;若伴有明显不适,可停药观察,色素通常会消退。
最后,朱婧提醒广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现舌色变化,应及时联系医生鉴别原因,多数情况下,这只是治疗过程中的小插曲。不是所有异常都指向深渊——有时它只是身体在治愈之路上留下的足迹。